首页

女王的舔高跟鞋奴

时间:2025-05-29 11:34:04 作者:国家网信办就《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实施有关事项答记者问 浏览量:29663

  不久前,在湖北襄阳,来自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的学生们,开启了一趟“熟悉又陌生”的文化之旅:了解襄阳美景、美食和科技发展;同中国学生一起打排球;穿汉服游唐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虽然距离中国几千公里远,匈中双语学校的学生们从小就喜爱中文以及中国文化。

△匈牙利学生与襄阳三十六中学生友好交流。

  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匈中双语学校家喻户晓。学校坐落在多瑙河畔,成立于2004年9月,是中东欧地区唯一一所使用中文和所在国语言教学的公立全日制学校。

  这些年,匈中双语学校的“学位”变得十分紧俏,甚至“一位难求”。2019年共有90多名学生报名,最终只有27人成功入学就读。

  在很多当地学生心中,“学习中文是一件如此美丽的事”。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2011年,正读一年级的匈中双语学校学生胡灵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中文朗读比赛。她一边说,一边表演,给评委留下了深刻印象。

  笔记写满本子,每周都比别的同学多写两篇作文,请中文老师评讲……2022年11月,胡灵月凭借十多年的努力在高级汉语高考中获得了好成绩。

△匈中双语学校的学生胡灵月(左一)、宋智孝(右二)学习中国茶文化。

  在匈中双语学校读书的宋智孝,爱看中国电视剧,喜欢中国文化。她能背诵剧中的一些台词,有时还会找来相应的中文原著阅读。通过课堂内外的努力,宋智孝同样收获满满。

  2023年春节前夕,胡灵月、宋智孝代表全校学生致信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教授,按照中国风俗拜年,讲述在校学习中文12年的感受,表达将来到中国上大学、为匈中友好作贡献的愿望。

  不久后,她们就收到了习近平主席的复信。

  “得知你们长期坚持学习中文,立志为中匈友好作贡献,我为你们点赞。”在复信中,习近平主席勉励道,“欢迎你们高中毕业后到中国读大学,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匈牙利青少年喜欢上中文、学习中文,有机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更多地了解当今中国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努力做传承发展中匈友好事业的使者。”

△匈中双语学校学生绘画作品

  在信中,习主席还特别提到了2009年在匈中双语学校同师生们交流的情景。

  2009年10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匈牙利期间,曾到匈中双语学校考察。从那时起,习近平主席就与这里的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当时天气降温,习主席怕孩子们着凉,还特意嘱咐他们赶紧回到室内。他一直对孩子们微笑,亲切地与他们聊诗句和儿歌。”说起习近平主席十几年前的那次来访,匈方校长埃尔代伊·苏珊娜依然历历在目。

  匈中双语学校成立之初只有4个年级87名学生。那时,学生家长多是在匈牙利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2023年,这所学校学生人数是成立之初的6倍多,已达530余名,大部分都是以匈牙利语为母语的学生。

  “学位”紧俏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匈牙利持续掀起的“中文热”和“中国热”。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信中所说,中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两国人民传统友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

  近年来,匈牙利人对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的兴趣不断高涨。中文纳入匈牙利国民教育体系,青少年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就可以选择中文作为第一外语参加升学考试。目前,匈牙利已经拥有5所孔子学院,培养了大批中文专业人才。

△2023年7月,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师生代表团来到江苏参加“锦绣江苏”青年交流项目。

  匈中双语学校受到当地人青睐,也源于两国日益紧密的合作交流。一些匈牙利家长因为与中国有业务往来,基于发展前景选择把孩子送到匈中双语学校学习中文。

  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匈关系快速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丰硕。

  今年2月,习近平主席致电祝贺舒尤克当选匈牙利总统。习主席指出,我高度重视中匈关系发展,愿同舒尤克总统一道努力,赓续两国人民传统友谊,深化两国政治互信和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引领中匈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

  匈牙利是同中国彼此信赖、合作共赢的好朋友、好伙伴,友好和合作始终是中匈关系发展的主旋律。

  今年是中匈建交75周年。习近平主席即将首次对匈牙利进行国事访问,释放出进一步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积极信号。展望未来,中匈将继续做相互支持的真朋友、发展繁荣的同路人、相知相亲的好伙伴。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程昱

  视觉丨江雨航

【编辑:田博群】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辽宁省政府原副省长、省公安厅原厅长王大伟一审被判死缓

2月18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2月17日24点刚过,湖南株洲炎陵县收费站,有车辆因为错过免费政策而堵在收费站拒绝缴费(见上面右图)。记者从视频中看到,有车辆堵在收费站处不愿驶离,有司机在收费站向工作人员大喊大叫。据发布视频的网友称,有司机因为错过春节高速公路免费的时间节点,被要求缴纳全程的过路费,而司机认为是收费站前的堵车耽误了自己的出站时间。

根本玩儿不完!看广西人“三月三”假期第一天有多热闹

青岛9月16日电(胡耀杰 王禹)2024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中国青岛站)15日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落幕,中国组合阿黑旦/王婧哲和于彤/蒋凯悦包揽女子组冠亚军。

伪造国安红头文件招摇撞骗?后果很严重

近日,陕西西安。西安外事鼓乐团走上街头,演绎《上元乐》《破阵乐》等经典鼓乐曲。西安鼓乐兴起于隋唐时期,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外事鼓乐团演出的鼓乐曲结构严密、完整,吸纳了琵琶、古琴、二胡等中国古典乐器,展现了古都长安音乐的独特魅力,吸引过往民众驻足欣赏。(记者 党田野)

唐宁街10号:斯塔默将不再接受服饰类赠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改善农村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强充电桩、冷链物流、寄递配送设施建设。

云南临沧临翔区山火致3人死亡1人受伤 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中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讲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20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如卡若遗址吸收了粟类农作物、半地穴式的红烧土房屋、彩陶纹饰、陶器造型、石器加工技术等黄河上中游地区的文化要素。卡若遗址的双体彩陶罐更成为沟通黄河上游、川西北及滇西北史前文化的共同文化符号。”“语言学研究也表明,汉语与藏语同出一源。文化的融合和农业人群的扩张,表明今天的青藏高原在史前就已融入早期中华文化圈之中,不仅扩展了早期中华文化圈的地理范围,更丰富了其文化内涵。”为更好地理解区域文化的早期交融,本篇将从卡若遗址双体陶罐的前世今生,探源青藏高原早在史前时期就已融入早期中华文化圈的内涵,以飨读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